在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基础设施并不糟糕。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9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在141个国家中,美国的基础设施位列第13,但仍在多个项目中获得了满分,其中包括路网连接、电力覆盖以及饮用水的安全。道路质量满分7分,美国是5.5分。
但难道不该更好一些吗?同样一份报告,在综合所有因素后,将美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新加坡。
数十年以来,人们都一直在吐槽基础建设的惨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废墟中的美国》这本书就提醒说公共工程项目的开支在削减,美国的“公共设施”在不停地损耗,比更新换代的速度还要快。这本书的共同作者之一Pat Choate曾提醒国会说,美国的桥梁每5座中就有1座需要大修或是彻底重建,纽约市的供水线路由于年代久远,每天会损失掉3.78亿升的水。
但后来的工作报告并没有太多改善。2015年时,布鲁金斯学会提示说,中国在维护和改善基础建设上的投入是美国的4到5倍,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欧洲国家也投入了更多。
202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给全美基础设施状况打的分是70分。他们警告称43%的美国道路和高速路处于“差或中等的”状况,全美超过4.6万座桥梁状况极差,需要再花费5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的维修工作。保护众多社区不被洪水侵袭的堤坝和雨水系统得到了65的分数。
公共运输系统的分数刚及格,有近5分之1的交通工具和6%的轨道线、隧道和其他设施处于较差的状况。全国饮用水系统每天流失的水量可以装满超过9000个游泳池,即便每年有1.9万公里长的供水管道被更换。电网的状况还不错,但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很差,在最近4年中,发生了638起大规模停电。
“数年来,ASCE针对基础设施的成绩单都一直很差,这没什么新鲜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工程学教授Anthony J. Lamanna在邮件中解释说,“都在意料之中。”
美国是怎么落到这番田地的
原因有许多。
首先,很简单,道路、桥梁还有其他的基础设施都是有着使用年限的,他们的零部件会不可避免的损耗。“你设计的东西使用年限越久,建造的成本就越高,”他说,“所以说,这是一种权衡。”
重点来了:桥梁属于美国洲际公路系统的一部分,从艾森豪威尔当总统时就开始建设了,也就是60多年前。“所以有一些桥梁的使用年限已经快要到了,”Lamanna说,“实际上,有些已经超年限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国许多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在公共部门,它们的维护费用来源于纳税人的税金。比如说,许多维护公路和桥梁的资金来源于联邦和各州的燃油税,提高税率会影响到民选官员的政治生涯,即便如今的汽车的百公里油耗更少了,而且对道路的磨损也更多了。
此外,面临再次选举的政客把钱花在维护和翻新现有基础设施还有一个强力不利因素,就是这玩意儿不如建设全新项目更能获得民心。Schofer问说:“上次你参加中转站修缮或道路重建的开工大典是什么时候?”
导致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因为道路和桥梁是一目了然的,但美国的其他基础设施大多数是不可见的——直到它们出问题。“我看不到水管和下水道,但我需要它们,”Schofer解释说,“这是美国土木基础建设系统中的一个不利因素。一切都正常,大规模故障很罕见,所以人们就说了‘这不用着挺好的吗?干嘛还要多收我税!’”
当然,问题在于假如维护和翻新的资金延期太久的话,基础设施就会开始显现出问题,或者说无法满足增长的需求。在公有基础设施和私有财产的状况上通常有一个明显的对比,比如说货运铁路线路,原因就在于所有者明白他们的利益是和日常维护挂钩的。Schofer说:“他们可承受不起故障。”
“我们的开支不够,支出缺少策略性,而且缺乏重点,”Schofer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