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辄一层几百人、一栋楼几千人、一个园区好几栋楼的互联网公司里,有着大把的适婚单身男女。
能进入大厂一起工作,意味着他们在社会阶层、知识素养、收入水平等各方面,比在社交媒体上匹配的陌生人,有着更高的相似度。
更不消说被大大拉长的工作时间,让他们将一天中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贡献在工位前、会议室中、茶水间和厕所隔间里。一次原本单纯地提需求,一场原本平淡无奇的团建,一个原本见怪不怪的分享会,都有可能让两个原本沉迷工作的年轻人,在电光火石之间,擦出爱的小火花。像两个齿轮突然找到彼此,办公室恋情随时都有可能转动起来。
27岁的张静在字节跳动工作的时候,遇到了现在的男友。他们一起共事,关系很“铁”。在男方离职之后,没有了同事关系的束缚,两个人迅速成为恋人。
王珊珊在前公司一次团建时,一次回眸间与本无交集的同事一见钟情,成为情侣之后,他们双双跳槽到腾讯。
饿了么的李书籍和同事坠入爱河,缘于一次路过他正在做培训分享的会议室,被他的工作能力戳中。
一个人有机会老在你面前晃,更容易产生好感。办公室恋情的发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简单)曝光效应可以部分解释。曝光效应也可以称作多看效应,指的是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是人们在熟悉陌生事物后产生的结果。人们对经常暴露在眼前的人或事物会产生好感,随着熟悉程度加深,喜欢程度也会加深。
办公室恋情在一些互联网公司中是一种禁忌,尤其是大厂,有可能直接在员工手册中黑纸白字写明禁止办公室恋情。多位字节员工告诉字母榜:办公室恋情在字节是红线,如果同一条业务线的同事在一起,至少得有一人离职。一位阿里的员工则透露,办公室恋情在阿里至少跨BU才可以,否则也得离职一人。
在华为的一名实习生则表示,恋爱双方如果同样是“小兵”,那就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一方升职,那就得有一方调岗了。近来脉脉上有人盘点各互联网大厂的办公室恋情规定,提到华为是支持的、甚至有内部相亲会,此消息并不完全。一定限度的鼓励和严格的红线并存,是当代互联网企业对待办公室恋爱的普遍态度。

对同业务线、同部门、同组,最基本的,对上下级之间的办公室恋情持有的限制措施,其核心考量还是在利益冲突。与师生恋类似,并不是说两个人想着避免就可以避免得了,其关系中本身就包含着权力的不对等和利益关系千丝万缕的交叉。
年轻人自己也多有顾虑。要不要开始谈恋爱,需要想一想;要不要公开,也是个问题。对于办公室恋情,大多数人会选择隐瞒。在2012年天际网(职场社交网站,已于2015年关停)的一项覆盖9个国家、4000余人的调查显示,超过43%的人表示不愿公开办公室恋情。除了公司的既有规定,自身专业度受质疑、被“八卦”、分手后尴尬等,是年轻人面对办公室情愫常见的担心。
不过规定归规定,顾虑归顾虑,当爱情真的来了,人有情难自禁,又有几人能不让感情的激流冲破理性的藩篱?